今年以来豆粕价格持续上涨,沉寂许久的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持仓量也明显放大。伴随着行情的活跃,市场充斥着各种负面评论,笔者无意探讨豆粕价格上涨是否合理,只想作为一名期货市场的老从业人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豆粕价格上涨并不是过度投机的结果。今年全球两大产区美国和南美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大豆供应出现紧张,CBOT11月大豆价格自6月初以来大涨近40%。国内大豆压榨90%依赖进口,作为压榨的下游产品,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涨幅达到39%,豆油涨幅只有不到9%。同时,大连豆粕期货1301合约和豆油1301合约的价格分别上涨了38%和10%。也就是说,尽管豆粕上涨幅度逼近美豆,但由于油价涨幅明显不足,油厂整体仍面临严重亏损局面。如果不是国内压榨企业拥有专业的采购和保值能力,恐怕行业早已剧烈动荡了。因此,大连豆粕期价的上涨并没有脱离原料价格的约束,只不过是饲养业存栏量巨大把豆粕推上了领涨者的位置。
如果从行业维持正常压榨利润水平的角度看,油粕整体涨幅尚不充分。在国内压榨行业利润长期处于扭曲状态的背景下,豆粕期价跟随原料价格上涨再正常不过,更何况豆粕期价涨幅尚不及美豆和豆粕现货,过度投机无从谈起。
第二,期货市场升贴水结构反映出市场对未来供求形势的看法。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市场对美国干旱天气炒作过度,毕竟下年度南美大豆有可能大幅增产。这一观点恰恰是大豆近紧远松供需格局预期的体现。我们从期现价差和期货近远价差两方面来考虑:期现价差方面,从6月份上涨行情发动以来,豆粕现货价格始终领涨于期货价格,最近1209合约价格一直比现货低100元/吨以上,直到进入交割月前夕,才逐步向现货价格靠拢,这充分说明期货不但没有炒作,反而价值偏低,最终通过上涨向现货回归;近远价差方面,目前1209合约价格约为4570元/吨,1301合约价格约为4230元/吨,1305合约价格约为3670元/吨,最能体现明年南美大豆产量的1305合约与现货月合约的贴水幅度达到900元/吨,说明市场已经对未来供应有可能增加的利空题材作了充分解读,否则明年5月份豆粕价格的预期不会这么低。
豆粕升贴水结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从某种角度上可以理解为近远月合约代表了不同的基本面,近月合约反映出美国减产,供应紧张,远月合约反映出未来南美种植面积增加。如果未来这一预期出现偏差,或者美国干旱对产量造成的冲击没有预期大,近月合约自然会回落,并拉动近远月合约贴水的回归。
第三,不脱离市场化范畴的调控才最有效。对于目前的豆类市场而言,抛储无疑是最有效同时也是最市场化的调控手段。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对大豆实行保护价收储政策,国储收购了大量大豆,过去两年的拍卖效果均不理想。然而,近期的拍卖成交明显活跃,8月30日黑、蒙、吉三地40.1419万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达到4550元/吨,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国内大豆相对进口大豆价格整体偏低。
同时,由于相对便宜的国储大豆的流入,现货市场受到压力。如果抛售持续,特别是在秋季美豆上市阶段加大抛售量,必将阶段性影响国内供应量,从而真正从供需层面达到短期平抑价格的目的。
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总会受到一些重大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农产品,本身受天气影响非常强烈。面对大级别行情,作好行情判断和风险防范才是我们的重点,而不是以一些莫须有的阴谋论来危言耸听。经过20年磨砺和几代人顽强努力才艰难地走出低谷的中国期货市场实在是“伤不起”,任何违背“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干预都会令市场倒退。相信无论是监管层、从业人员还是投资者,都能以市场化的眼光来客观对待当前的豆粕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