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生猪存栏较高,畜禽养殖利润相对理想,并且国内春节假期期间将有大部分油厂停机,饲料企业需要提前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豆粕等原料进行补货,这些因素将给豆粕市场提供上涨动力。
12月供需报告预期偏多
自美豆上市后,国际市场就进入信息真空期,这也使得美国大豆市场处于振荡格局。由于市场新信息较少,市场对北京时间12月10日晚间将公布的12月美国供需报告关注度明显提升。
目前,美国农业部正在进行涉及约9万名生产者的本年度最后一次关于面积、单产的实地调查,且调查在12月15日方能结束,因此12月供需报告中的美国大豆产量数据应不会调整。美国大豆压榨利润依旧处于120美分/蒲式耳附近,加之美豆出口销售量已经完成3700万吨,距离美国11月供需报告预估的3946万吨年度出口计划仅差不足300万吨,因此本次报告中美豆压榨、出口数据或上调。这或将使得美豆结转库存降低,从而使整个报告呈现轻微偏多色彩。只不过,南美处于大豆播种末期,且天气、播种进度均处于正常状态,本次供需报告或将上调南美产量预估值,但也不排除因距离上市周期仍有较长时间而不作调整的可能性。
玉米拒收事件波及DDGS进口
在上周,中国质检局已经确认本月拒收12.1万吨含有MIR162的美国到港玉米,而在11月已经拒收了6万吨美国玉米。由于玉米是生产玉米蛋白饲料(DDGS)的基本原料,中国质检部门对于当下及未来进口美国玉米的严格检验,会波及DDGS的进口。虽然预期今年9月至明年6月间我国将进口450万吨DDGS,但目前来看,进口货源很可能因为质量问题而出现部分回售,DDGS的进口数量或将低于预期。这给具有一定替代作用的豆粕等蛋白类饲料原料带来一定潜在支持作用。
消费由淡季向旺季过渡
进入11月,尤其是立冬以后,我国各地气温下降,水产养殖业步入“冬季”。目前,除两广等少数地区水产养殖户还有少量投料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已陆续进入出塘、清塘或干塘期。受此影响,水产饲料需求大幅缩减。不过,后续国内将迎来元旦、春节饲料备货高峰期,并且当下国内5000万头左右的可繁育母猪存栏、4.6亿头左右的生猪存栏,以及40—50天周期的肉禽饲养,意味着饲料刚性消费需求依旧存在。
除此以外,根据跟踪统计数据,我国11月进口大豆到港650万吨左右,而12月船期进口大豆数量预计为690万吨。但由于其中部分货船可能延迟至明年1月到港,12月的进口大豆到港量或将在660万—670万吨,明显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超过700万吨的数据。当下豆粕供应紧平衡的局面在春节前仍将延续,豆粕价格会继续维持偏强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