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纽约原糖创纪录地涨至35美分,引发了各主产国产能急剧扩张。而过去的四个榨季各主产国又处风调雨顺的气候周期,从而形成全球食糖严重供应过剩。
国内市场由于上两个榨季实施收储政策,形成了较大的国内外价差,配额外加工进口糖大量涌入,从而形成国内大量国家储备库存,全行业包括加工企业在内都处于亏损的泥淖之中。
国际市场方面,巴西基地化种地达65%-70%,农户交收部分只占30%。2014年初,巴西有基地化种植的前几大集团都出现亏损。印度由于去年产量达2500万吨以上,直接导致兑付农民糖料款的拖欠事件。目前看来,只有泰国还处于产能饱和状态。由于全球食糖行业困境迫使巴西主要产糖企业主动谋变,同时四十年一遇的干旱以及对6至8月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担忧促使原糖价格回归到巴西大集团的成本线之上。
国内方面,2010年,南方主产区出现创纪录的7600元/吨现货高价,引发国内产能急剧扩张。想当年,主产区以为自己控制了国内糖源供应资源而逞能一时,甘蔗收购价逐年刚性提高,以及连续三年风调雨顺的气候周期配合,全国食糖产量持续回升,2011/2012、2012/2013、2013/2014榨季全国分别生产食糖1151万吨、1306万吨和1330万吨(预估值)。更糟糕的是,2011/2012、2012/2013榨季由于国家的收储托底,主产区企业对糖源供应格局发生的变化和自身话语权下降的形势估计不足,从而造成后期被动局面。主产区现货价格曾一度与配额外加工糖价差拉大到600-800元/吨,为加工商提供了谋取国家收储红利的机会,也导致沿海一线加工企业产能急剧膨胀。现在年加工产能达到约400万吨,加工糖产业区俨然变成国内第二大主产区。
加工糖较国产糖而言有三个优势:品质、规模和运输成本。通过前两个榨季的运行,国内糖源供应格局彻底改变。2012年,全国进口量达374万吨,2013年达454万吨。加上这两年的收储,形成了大量国家储备。2014年初,国内食糖价格暴跌不但跌破全国食糖成本5150元/吨一线,也跌穿了加工糖企业约4900元/吨的成本线,加工厂商也尝到亏损的滋味和资金周转的难题。
供求平衡表揭示去库存化难题。从2013/2014榨季供求平衡表看,本榨季产糖约在1330万吨。截至2月底,进口糖规模已达200万吨。而预计今年总进口总量在280-300万吨,全国总供应量大数在1600万吨左右。消费方面,去年消费约1390万吨,预计今年在1400万吨左右。由供求平衡表推算,不含国储部分,今年将过剩约180万吨食糖。去库存化只能局限于国内消费市场,国产糖由于自身品质、成本的问题不具备出口竞争力。如何去库存化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难题,也是制约国内糖市走出亏损窘境的绊脚石。目前,政府部门也在密切关注糖业面临的困境。一些骨干企业也在为提高效率下功夫,积极谋求改变投入产出结构及提高竞争力。
至此云南糖会召开之际,面对食糖全行业亏损的难题,全行业进行大讨论,积极谋变,寻求出路。我们相信,复苏之路还得靠企业自己踩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