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1月31日发布的数据,2020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0%,比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同时,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1%,比上月提升0.6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总体保持扩张。虽然国内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数据表现乐观,但根据PMI统计制度,1月中采制造业PMI数据反映了截至1月20日的制造业景气程度,尚不能反映1月末假期因素和新冠肺炎疫情对制造业生产、需求以及外贸的后续影响。目前,全国多地宣布延迟复工,上述区域的产出占全国总产出的比重较大,料对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并导致橡胶等原材料需求出现阶段性萎缩。不过,后市的集中复工将带来补库需求的再度释放。 笔者认为,随着2月中旬确诊感染病例数量高峰期的过去,疫情蔓延趋势得到遏制以后,橡胶等大宗商品供需前景有望得到改善。一旦疫情结束,企业补库需求将集中释放,从而给商品价格创造回升的动力。 流动性预期增加 随着疫情的持续发酵,我国一季度经济面临较大负面冲击,短期消费承压。同时,进出口受国内外需求疲软影响,也存在下行压力。此外,制造业生产和投资也将受企业推迟开工影响,出现下滑。预估一季度实际GDP增速下行,在5.5%—5.7%。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安全危机向经济领域蔓延,政府正积极护航,以保证一季度国内金融市场平稳运行。2月初,五部委联合出台措施,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重点是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据显示,继2月3日央行投放1.2万亿元流动性后,4日继续开展了5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两日共投放流动性1.7万亿元,与1月公开市场投放量相当。上述超大规模、超季节性流动性投放举措起到了平复投资者情绪、稳定市场运行的作用。预计后期国内流动性充裕格局稳定,融资放量与成本下降值得期待。 从产业角度而言,受益于央行超预期投放流动性,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有望下行,并将进一步促进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缓解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财务压力,扩大融资规模,支持实体经济。随着各项防控举措的陆续落实落细,疫情影响会逐渐减弱,乃至消退。在政策暖风频吹、抗“疫”形成合力的背景下,市场悲观情绪得到消化,且乐观情绪逐渐占据主导,投资者风险偏好将持续回升,未来商品价格重心料稳步抬升。 年内全球供需预计紧平衡
近几年,全球橡胶处于产能高峰,主要是因为橡胶开割面积在2003年以后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状态。不过,2019年,东南亚主产国相继遭到真菌性病害的侵袭,橡胶产量增速面临回落风险。据了解,真菌性病害会导致橡胶树叶片变黄,且变得斑驳,树龄较大的橡胶树更容易感染这种疾病,最后90%的叶子会掉光,进而影响乳胶产出。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印尼有38.2万公顷的橡胶种植园受到真菌性病害侵袭,预计导致当年印尼橡胶出口量下滑54万吨。另外,2019年下半年,泰国南部与马来西亚接壤的那拉提瓦府,也遭遇真菌性病毒的侵袭,至少有5万公顷种植园受灾。众所周知,泰国是全球最大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占全球供应量的40%。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的橡胶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70%。由于这种病毒蔓延趋势很快,市场担忧如果病害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橡胶树受灾面积和橡胶产量恐进一步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