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避险情绪集中释放,债市大涨。随后权益市场反弹,风险偏好明显提升,债市小幅调整。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有海外蔓延趋势,叠加其他经济体经济数据低于预期,全球避险情绪大幅升温。同时国内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渐兑现,稳增长压力增加,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在所难免,政策仍有宽松空间,债市有望继续上行。 疫情打乱通胀回落节奏 1月CPI超预期回升,2月食品分项价格继续上涨,若疫情持续,还可能对春耕造成影响。具体来看,食品方面,受疫情影响,猪价上涨节奏发生变化,2月环比或大幅上涨,3—4月大概率回落;对食品项影响较大的水果、蔬菜等2月价格继续上行,3月或将有所回落;粮食生产受疫情影响较小,而且我国粮食储备较充足,很难发生粮食价格明显上涨现象;鸡肉和鸡蛋价格受禽流感影响有限。原油方面,疫情大概率拖累全球经济,原油需求下滑预期增强,2月原油价格维持低位振荡,或是通胀分项中的唯一拖累项。整体来看,2月通胀仍有上冲压力,但对债市影响有限。 后期信贷数据值得关注 从央行20日公布的1月份金融数据来看,1月份社融增量超过5万亿元,但主要是社融口径陆续扩容后,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仅从社融和贷款数据本身看,未明显超预期。社融的主要贡献来自贷款和地方债发行。历史上来看,1月份贷款都是全年的最高量,今年也不例外,贷款增量较去年同期还小幅增长,但增量不大。主要的增长贡献来自地方债的发行,这个已经在市场的预期之内。1月份的金融和经济数据对市场的意义均不大,投资者更关心疫情冲击下的2月份以及3月份数据。后期需要重点关注2月份地方债发行是否受疫情冲击而放缓,以及对社融的拖累。而且疫情防控和其影响的消退都需要时间,为了刺激经济,央行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偏宽松的货币政策。 稳增长压力加大 对于疫情究竟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无法具体量化,可以肯定的是对经济的拖累无法避免,目前主流的观点是: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速预计降低约2个百分点,全年中国GDP增速预计下滑0.5个百分点。而且中性的估计是疫情对国内经济将形成 2—3个月的阶段性冲击。在此期间,国内的各项经济数据将会明显走低,经济下滑将会改变整个债券市场的运行节奏。而当前受疫情影响,稳增长压力剧增,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在所难免,经济大概率可能会前低后高,同时为了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计加大逆周期调节会贯穿全年,同时2020年降成本主逻辑下,政策大概率维持宽松局面,对债市会有很强的支撑。 综上,从基本面看,目前疫情形势发展依然是主线,对于需求的回暖不宜过于乐观,需要观察全面复工进度和企业利润下滑对未来支出的影响。若政策发力不及时,短期冲击会带来中长期影响。从政策面看,财政政策空间受限,货币政策发力空间更大。对于货币政策操作而言,短期或静观基本面变化待机而动,随后转向进一步宽松。若一季度末或二季度初基本面复苏节奏低于预期,后续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对风险偏好的影响亦不容忽视。因此,在弱经济和宽货币的组合下,债市大概率从“牛陡”向“牛平”。后市可关注多十年期空两年期或者五年期国债期货的跨品种套利机会。
|